中國雄安官網5月12日電(記者陳瀟、陳嬡嬡)“無文化傳承,無雄安未來”。5月12日,雄安新區作家、文學愛好者和部分外地作家來到“淀中翡翠”王家寨,感受淀泊風光,了解白洋淀水區的風土人情,傳承白洋淀的歷史文化。
被碧水環繞的王家寨望月島。記者馬夢迪 攝
王家寨是白洋淀的純水區村,要想進寨,需在碼頭乘船。“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文學愛好者們泛舟白洋淀,被這種“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水鄉風光深深吸引。
“或許你不喜歡夏,不一定在風起之時漫步白洋淀;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火熱的激情,就如同一棵樹結出果子,還有著花的模樣……”面對美景,陜西作家水菱即興賦詩一首。她說,白洋淀的夏天,自己一往情深。之前一直尋找這樣一個四面環水的寨子,現在總算找到了,準備工作之余在王家寨待一段時間,寫系列散文。
85歲的何小茂講述當年雁翎隊抗日的故事。記者毛鶴然 攝
登望月島“舉杯邀明月”;在觀荷臺看“出淤泥而不染”;圍坐涼亭聽老人們講當年雁翎隊抗日的故事……
王家寨風景秀麗、文化底蘊深厚。安新縣作家協會名譽主席李衛東說,自己對王家寨情有獨鐘。這里既代表了白洋淀水鄉漁獵文化,也是紅色文化、雁翎文化的根據地。這次組織雄安三縣的作家走進王家寨,了解白洋淀水區的風土人情,挖掘她的文化脈絡,要創作出留得住鄉愁、反映白洋淀水區特色的作品。
再過一個多月,王家寨將迎來旅游旺季,王家寨村黨支部書記王軍表示,希望借助這樣的活動,打造鄉村旅游品牌,去年有10多萬游客到這里來游玩,今年希望更上一層樓。
“雄安作家看雄安”采風團集體合影留念。記者毛鶴然 攝
“無文化傳承,無雄安未來。”王家寨是“雄安作家看雄安”文化行的第五站。下一站,他們計劃沿著白洋淀大堤進行騎行采風活動。安新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王迦梁希望作家們用紙筆把雄安新區的美好挖掘出來、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