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兩年前的今天
一條重磅消息傳遍大江南北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
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8年3月29日拍攝的正在建設中的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下圖為2018年12月7日拍攝的竣工并已投入使用的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兩年來
這座年輕的新城
始終步履堅實、昂揚前行
一刻也未曾停歇
一組數字
告訴你雄安今天的模樣
這是雄安新區容城縣縣城(2018年3月29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先謀后動 規劃引領
河北累計安排1000多名國內外專家
200多支國內外團隊
2500多名專業技術人員
參與新區規劃編制工作
如今
新區規劃的頂層設計工作已經完成
為后期的大規模開工建設
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8年6月29日無人機拍攝的投入運營的雄安新區1000千伏定河線遷改工程。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預計到2020年底
第一批本地征遷戶和外來人才
將在容東片區入住
新區還確定了
22個特色小城鎮的開發邊界
謀劃了100個美麗鄉村的點位和規模
雄安新區白洋淀上的村莊(2018年12月6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高起點規劃 高質量發展
雄安市民服務中心
實現全過程數字化管控
其中會議培訓中心與政務服務中心
比傳統建筑節能70%左右
新區首個重大交通項目
——京雄城際鐵路正在施工
未來通車后
北京與雄安將實現30分鐘通達
新區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建設
地下管廊等建設準備工作
也在有序開展
位于北京黃村的建設中的京雄城際鐵路(2019年1月5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
疏解工作漸次展開
雄安大學籌建已形成工作方案
北京4所學校雄安校區已掛牌成立
3所援建學校也已進入項目招標審批環節
共有45所學校
與京津冀學校建立起幫扶合作關系
北京市教委援助河北雄安新區首個項目:4所學校掛牌成立。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根據相關協議
北京支持新區建設1所高水平綜合醫院
京津冀對口幫扶雄縣、容城、安新三縣
15家縣直醫療衛生機構
和33家鄉鎮衛生院
目前,新區本級注冊登記的
2585家企業大多來自北京
首批入駐市民服務中心辦公的
26家高新高端企業90%也來自北京
2018年
新區與83家在京單位達成合作意向
擬在新區設立105個機構(項目)
12家中關村企業入駐新區
企業人員在雄安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內翻看服務指南(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藍綠,雄安的底色
大樹成蔭,澤被后世
“千年大計”從“千年秀林”開篇
千年秀林”工程
已造林11萬畝,植樹1100萬株
當地近5萬名建設者參與其中
2019年將再造林20萬畝
未來的森林覆蓋率將提高到40%
建設中的雄安新區“千年秀林”(1月17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2018年
新區排查“散亂污”企業1433家
關停915家,整改518家
606個有水納污坑塘全部完成治理
清理河道垃圾約130.9萬立方米
白洋淀水質明顯改善
主要污染物總磷、氨氮濃度
同比分別下降35.16%、45.45%
水位達到近年來新高
鸕鶿在白洋淀休憩(2018年12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今年2月
新區首個永久性水利工程
——白洋淀引黃泵站啟用
黃河水一路北上,輸入淀區
百度無人車在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內行駛(2018年12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創新,為新區注入新動能
三縣的傳統制造業
背后是幾十萬人的就業大軍
新區一方面穩妥有序外遷
一方面實施改造提升
安新“鞋業小鎮”對外疏解項目正在推進
容城與北京服裝學院辦起國際服裝文化節
雄縣在建設華北地區環保、高端
新型包裝材料產品研制基地
雄安新區舉辦國際服裝文化節(2017年9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2018年
新區新設金融機構、企業22家
金融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一批高端高新企業落戶新區
中國移動、深圳光啟等
在新區設立了研究院
3月27日,在一家從雄安新區外遷到河北省故城縣的塑膠包裝企業,工人在對塑膠花盆底部進行打孔。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 攝
文化,一脈相承
一批凝聚著傳統文化基因的
鄉愁遺存被登記造冊、建檔存根
形成了總數為2367項
“鄉愁點”的數字坐標總圖
2018年4月26日,考古工作者王剛在修復容城縣晾馬臺鎮南陽村遺址出土的文物。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雙創雙服”和“雙萬工程”深入開展
累計投入2696萬元,培訓人次3.6萬
今年將新增4萬個就業崗位
培育500個創業實體
全面深化改革,敢為人先
在白洋淀高鐵站
雄安移動5G智慧車站體驗區
下載一部1GB大小的電影
最快只需幾秒鐘
海綿綠地、智能路燈、生態停車場
無人超市、無人駕駛汽車
……
最新科技元素不斷亮相
2018年4月27日,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雄安項目經理楊杰(右)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與團隊人員交談。他正在為百度智能駕駛在雄安新區的運營做部署準備工作。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新區黨工委、管委會
實行大部門制,扁平化管理
設置7個內設機構
不搞“疊床架屋”
同時
全面推行住房租賃積分制度
不斷完善土地利用和供應模式
面向全球招才納賢
……
建設中的京雄城際鐵路(2018年12月8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2019年
是雄安新區總體規劃
落地實施的開局之年
也是新區全面建設之年
這是河北雄安新區“千年秀林”栽植苗木上的二維碼(2018年3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鏗鏘的節拍就在腳下
使命,才剛剛開始
迎著繁花似錦的春色
新區建設已經駛上快車道
在位于河北雄安新區境內的白洋淀景區,游人乘坐游船欣賞美景(2018年4月30日無人機航拍)。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一個生態優美、城鄉融合
宜居宜業、綠色低碳
創新驅動、數字智慧
承載著千年大計的未來之城
正向我們走來!
(記者徐步云、曹國廠、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