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國家級經開區的探路領跑作用,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跑出“加速度”,日前,京津冀國家級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合作聯盟在北京經開區成立,三地的14個國家級經開區,將針對企業和群眾關注的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和“異地代辦”,并逐步推動“同事同標”。
近年來,北京、天津、北辰、西青、武清、東麗、子牙、秦皇島、唐山曹妃甸、廊坊、滄州臨港、邯鄲、石家莊、張家口14個京津冀國家級經開區自覺融入國家戰略大局,在加快構建聯動發展新格局、完善優化產業協作新生態等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按照“產業聯動、資源整合、一體相連”的發展思路,由北京經開區牽頭研究,經過各經開區共商,確立了聯盟發展的產業協同共建共享、政務服務互通互辦、“放管服”改革互學互鑒、人才干部互派交流四大合作機制。
在產業協同共建共享機制方面,主要通過加強區域間高精尖產業合作,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布局和資源互補。在政務服務互通互辦機制方面,主要針對企業和群眾關注的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和“異地代辦”,并逐步推動“同事同標”,通過建立即時溝通機制,加快企業辦事效率。在“放管服”改革互學互鑒機制方面,通過共同打造高端智庫、舉辦高峰論壇等形式,定期總結各地創新措施和經驗做法,為14個國家級經開區提供思路借鑒。在人才干部互派交流機制方面,主要通過干部互派掛職、人才輪崗鍛煉,在各聯盟單位的崗位工作中歷練,提升工作能力,進而協同提升整體政務服務水平。
三省市國家級經開區將以聯盟成立為契機,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等要求,在務實推動京津冀經開區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打通服務企業和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打造互為補充韌性強勁的“三鏈融合新干線”等方面主動作為、率先實踐,同心同向同力下好協同發展“一盤棋”,真正實現“1+1+1>3”的良好效果,推動京津冀國家級經開區成為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新標桿。(河北日報記者解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