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3月28日電(李雪嬌)“雙減”政策落地后,如何開展好課后延時服務,成為擺在各學校面前的一道課題。雄安新區高度重視“雙減”工作,堅持學校育人主陣地,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以容城縣教育局為例,近年來,容城縣統籌協調縣域課程資源,建立薄弱學校、鄉村學校幫扶機制,利用縣青少年活動中心資源優勢,積極謀劃推動“流動少年宮進校園”活動,搭建鄉村學校校外教育活動新平臺,使鄉村學校的孩子可以體驗到更加優質的課后服務,不斷促進校際課后服務優質均衡發展。
課后校園“熱鬧”起來
“流動少年宮進校園”活動按照不同年級進行開展,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興趣愛好和能力發展,體驗項目還會相應調整,確保每個孩子都玩得盡興、學得盡興。
參加活動的孩子們進行合影留念。中國雄安官網發
歡樂的戶外項目、豐富的優質課程……孩子們在縣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師們的陪伴下,體驗了一段難忘的童年時光。
孩子們在戶外進行運動。中國雄安官網發
每次聽到“流動少年宮”來學校的消息,孩子們都非常興奮,下午3點30分,結束了一天的學習,孩子們迫不及待來到大巴車周圍嘰嘰喳喳地圍著老師們,主動幫忙搬放教具。操場上花樣籃球、籃球游戲、體適能訓練、國防教育體驗活動讓整個操場頓時熱鬧起來,一張張紅撲撲的笑臉、敏捷的跳躍身姿、花式籃球律動,伴隨著爽朗的笑聲、齊聲的吶喊,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
優質課程“多彩”起來
操場上歡聲笑語不絕于耳,教室內,同學們專心致志,仔細聆聽興趣課程老師講授的每一個要點。
孩子們體驗泥塑手工。中國雄安官網發
“泥巴可以搓、壓、捏、卷、插……”泥塑老師正在講解泥塑手工成型的技法。
孩子們進行品茶。中國雄安官網發
孩子們正在美美地品嘗老師剛沖泡好的茶,原來他們體驗的是茶藝課,“我們家也有茶具,但我不知道泡茶還有這么多的說法。”“我回家一定給我爸媽泡一杯茶。”
“老師老師你看,我拼成了一只小烏龜!”哦,原來這是創意搭建課,孩子們眼中的興奮滿溢出來……
興趣課程“流動”起來
這些“量身定制”的興趣課程是今年流動少年宮系列活動的新亮點之一,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組建教師志愿團隊,籌備了16門興趣課程,涵蓋藝術、科技、體育、傳統文化等多個類別,為學校提供“點單式”服務,通過流動少年宮活動送到有需求的學校,為學校提供專業化的課后服務支持,讓孩子們不出校園就可享受到優質的興趣課程。
自2019年,雄安新區積極探索課后服務,充分利用校外資源,不斷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和水平,打造特色課后服務名片,切實做到減負提質,引導學生學習回歸校園。據容城縣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兩年來,容城縣“流動少年宮進校園”活動一直以來秉持公益原則,依托資源優勢突出實踐育人特色,服務農村學校14所,累計服務學生7000人次,讓更多的優質課程“流動”起來,努力豐富學校的第二課堂,助力“雙減”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