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建筑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河北建投·金湖未來城項目第一標段是雄安新區首批市場化建設開發項目之一,項目立足“容東片區開發建設的先行項目、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城市功能區、為新區建設提供配套服務保障”的總體定位,旨在打造宜居宜業、協調融合、綠色智能的綜合性住宅小區。
點面結合,智慧化管理
打造工傷預防新高地
設置多點位監控,實時監管工地安全隱患較多區域;建立塔機安全監測,消除安全隱患;采用高清紅外攝像頭實時對塔吊吊鉤位置360°全方位智能追蹤,解決視覺死角問題……這些都是金湖未來城一標項目工地上應用的智慧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緊任務重、分工較多,且一些工種還伴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安全管理特別重要。我們點面結合,實施多種措施,積極落實工傷預防主體責任,全方位打造安全生產及工傷預防新高地。”中交建筑金湖未來城一標項目經理李建華介紹說。
為實現施工現場工傷預防管理的精細化、信息化、智能化,項目建設團隊打造了智能安全監控系統,高效護航工傷預防管理。
危險源識別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前置環節,項目通過BIM技術對全專業模型進行整合,對門窗洞口、施工線路及有害物質存放等施工現場危險源進行識別,通過BIM技術對輔助措施方面進行方案深化模擬,進行事前控制管理,推動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標準化。
項目在各個路口、材料堆放區、塔吊頂端、塔吊吊鉤上方、塔吊大臂前端、出入口等位置安裝攝像頭,利用智慧工地平臺集成到一個系統當中,監控畫面覆蓋整個施工區域。“你看,這里塔吊司機可應用監控畫面精準掌握吊鉤附近區域的實時狀況,提高工作效率,并為工作提供安全保障。監督管理人員也可以通過視頻畫面對現場所有作業面進行監督。通過應用這一套技術先進、經濟實用、穩定可靠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統,提升了現場管理水平,降低了項目運行風險,為工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中交建筑金湖未來城一標項目總工程師李德超向記者介紹。
工人沉浸式體驗VR體驗館各類項目。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供圖
事前預防,沉浸式體驗
增強工傷預防效果
“建筑業存在勞動者密集、人員流動性大、工傷風險高、勞動關系復雜等問題,我們項目部非常重視工傷預防,多點發力,開展精準培訓,提高了工傷預防能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工傷事故的發生,實現從‘事后補償’向‘事前預防’的轉變。”談到工傷預防,金湖未來城一標項目書記張景敏說,項目部注重強化源頭預防,為提高一線工人的工傷預防意識,項目部設立了VR體驗館,每個進場工人都可以在這里沉浸式體驗各類項目。
VR安全體驗區設置了觸電傷害、塔吊傾覆傷害、鋼筋加工機械傷害、高空墜落傷害等十余項模擬體驗項目,體驗者戴上頭盔可實現模擬現實情境,通過親自體驗的方式學習安全知識。
中交建筑集團一手抓質量、一手抓安全,打造了智能安全監控系統,用智慧工地來高效護航工傷預防管理。通過精準培訓以及VR模擬體驗,施工人員也提高了工傷預防能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了工傷事故的發生,建好了勞動保障平安前哨。
加強培訓,常態化管理
帶來全面安全保障
“安全生產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雄安的一線建設者來說太重要了。”晉寧作為一名安全管理員,深知安全責任大于天。他每日穿梭在施工現場,對臨時用電、腳手架搭設、各類機械等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安全隱患,按時填寫安全員日志,將當天發生隱患情況如實進行記錄,制定整改計劃,并對整改效果進行系統化檢查驗收。
晉寧在施工現場進行臨時用電安全檢查。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供圖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安全教育培訓方面,項目部開展入場三級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通過工傷預防培訓提高了我對工傷保險相關法律法規的認識,尤其是學習中提到的《工傷保險條例》的實施,給勞動者帶來了更加全面的保障,維護了廣大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安全管理作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對社會生產力的保護,更是對我們勞動者的保護,所以在生產過程中,我們更要提前做好防護措施,降低事故的發生概率。”談到工傷預防培訓學習體會,寶永順侃侃而談。
當前,雄安新區正同步推進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開發建設,在全面推進建設項目,高標準高質量如期完工的同時,積極開展建筑業工傷預防工作有助于降低事故傷害和職業病發生,更好地保障廣大職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助力雄安新區建設工程項目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