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7月20日電(黃海)據氣象部門預測,受西風槽和副熱帶高壓的共同影響,7月20日-22日,雄安新區有大雨到暴雨天氣過程,降水分布不均,降水期間有雷電活動,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局地伴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最大風力可達8級以上。降雨時段主要集中在20日夜間到21日夜間,過程累計降水量為40~90毫米,局部地區100~150 毫米,最大雨強可達30~60毫米/小時。
防汛抗旱工作事關新區建設發展和安全穩定大局。針對本次大范圍降雨天氣,雄安新區有關部門、單位積極應對,確保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正常有序。
雄安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依據《雄安新區2023年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經過會商研判,雄安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7月20日10時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根據雄安新區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通知,各級防汛責任人要上崗到位,密切監視雨水情變化,加強滾動會商研判,精準發布臨災預警避險信息,健全直達基層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加強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提前預置防汛物資裝備,做好防洪排澇工作,提前果斷轉移受威脅群眾,全力保障安全度汛。
中國雄安集團:未雨綢繆 對防汛安全工作全面安排部署
根據新區最新天氣預報,雄安集團及所屬二級公司,提前周密部署各項防汛排澇工作,組織全員立即進入防汛備戰狀態。
7月20日上午,雄安集團黨委研究制定《雄安集團領導班子成員防汛排澇包聯督導工作方案》,建立重點片區建設、運營項目包聯責任制。下午到夜間,集團領導班子成員分6組對各片區防汛排澇重點建設項目以及關乎民生的地庫、管廊等運營項目進行抽查檢查,各二級公司組織各建設、運營項目分別開展了汛前防汛備汛和安全質量隱患全面排查,集團上下嚴格按照值班值守制度嚴陣以待,始終牢牢把握防汛排澇工作主動權。
雄安交警部門:多措并舉 全力保障雄安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為切實做好此次強降雨天氣過程的防范應對工作,雄安交警部門一是加強值班備勤,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備勤和領導帶班制度,加強與氣象部門信息共享,及時掌握雨情、汛情、險情,開展綜合分析研判,提前研究對策措施,確保如遇道路交通突發事件,能夠迅速應急響應,人員、物資及時到位。
二是加強疏導管控,加強暴雨天氣巡邏頻次,對城區道路中心區域積水深度超過二十五厘米的路段施行交通管制,限制車輛通行;對水毀、嚴重積水路段及時制定繞行路段,及時組織拖離涉水熄火的機動車輛,組織涉水熄火的機動車輛駕駛員和乘客迅速撤離積水區域。同時,全力配合交通運輸部門搶通道路,保障搶險救災力量優先通行,維護群眾避險轉移道路的交通秩序。
三是加強車輛管控,對“兩客一危一貨”重點車輛進行管控,根據降雨情況和道路實際情況,及時果斷采取管控措施,尤其是對通行情況較差的路段,嚴防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確保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隨著降雨情況和道路通行情況的變化依次采取相應的管控措施,對因管制而滯留的車輛后方做好預警提示和預設分流點,防止因分流出現長距離擁堵和交通事故。
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強化防汛措施 確保電力設施平穩運行
目前,針對雄安電網新建工程含有大量地下、半地下變電站(開關站、配電室)和綜合管廊,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強化防汛措施,全面做好各項防汛、防內澇工作措施,堅決確保電力設施平穩運行。
據介紹,應對大范圍降雨天氣,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一是統籌發揮政企合力,與氣象部門建立常態化氣象預警機制,實行“小時級”雨情分析;與新區應急管理局、安能雄安救援隊以及雄安(保定)電力搶修中心建立聯防聯動機制,針對綜合管廊、地下變電站雨水倒灌、淀區電桿傾斜等提前開展聯合搶險演練,確保在最短時間內組織應急搶修、恢復電力供應。
二是統籌強化重點部位。提前完成169基淀區桿塔加固,在變電站、開關站、配電室出入口安裝防洪擋板、布置防汛沙袋,通過綜合運用視頻監控、水位傳感器、自動排水裝置以及無人機自主巡視等技術,實現防汛重點部位遠程集中監控,應急處置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統籌加強搶修服務。建立惡劣天氣“吹哨人”機制,發生災情后立即開展政企會商,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優化設置25個搶修布點,構建“30分鐘搶修圈”。在用戶微信群發布停電信息、搶修進度、恢復時長等信息,共產黨員服務隊針對學校、醫院、養老院、回遷戶等特殊群體開展“點對點”幫扶,全力保障群眾生產生活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