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雄安新區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家《“十四五”服務貿易發展規劃》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冀發〔2021〕2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新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服務貿易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雄安新區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領域,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貿易數字化為基本手段,以數字貿易為未來發展方向,堅持創新引領、數字賦能,堅持分類施策、集群發展,堅持對標國際、擴大開放,推動雄安新區服務貿易規模擴大、結構優化、特色突出和全面發展,助力雄安新區實現層次更高、領域更廣、輻射更強的開放型經濟發展。
到2025年,部署一批數字化基礎設施,形成一套數據跨境流動監管體系,聚集和培育一批服務貿易骨干企業,搭建一批特色產業載體和公共服務平臺,促成一批特色服務項目在線交易,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比重大幅提升,初步形成具有雄安特色的服務貿易產業集聚區。到2035年,服務貿易市場主體形成規模聚集,貿易結構顯著優化,推出一批規則和標準創新成果,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參與國際服務貿易競爭與合作,基本建成貿易投資自由便利、資金跨境流動便利、人才從業便利、運輸往來便利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相銜接的服務貿易開放體系,為打造開放發展先行區提供堅實支撐。
二、重點發展領域
(一)著力培育信息和通信技術(ICT)服務貿易。鼓勵通過空天地信息融合技術,發展衛星通信、導航和遙感服務貿易。鼓勵發展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云、平臺云、數據云、軟件云服務、云計算整體解決方案服務、數據容災備份服務、數據存儲云服務等云計算服務貿易。重點培育數據內容審核、數據清洗、數據采集加工、數據標注、數據應用等大數據服務貿易。大力開展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技術咨詢及整套專業解決方案服務,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智能交通、智能安防、制造流程智能化服務等人工智能服務貿易,以及區塊鏈平臺和技術服務等區塊鏈服務貿易。
(二)穩步拓展金融服務貿易。支持銀行、保險、證券、信托、股權投資基金等領域金融服務貿易發展。積極推動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和結算試點,大力發展跨境結算、跨境支付、融資租賃、供應鏈金融等各類跨境金融服務。鼓勵銀行保險機構積極發展金融科技,提高信息化、集約化管理和服務水平。探索發展離岸金融,為服務貿易企業“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提供全球化資金管理、境外投融資等服務。
(三)做優做強建筑服務貿易。支持建筑類企業積極承接通信、基建等海外工程項目,拓展對“一帶一路”國家的勘察、設計和工程承包等服務出口。培育涵蓋投資決策、城市設計、前期策劃、工程設計、招標投標、咨詢顧問、施工指導等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貿易。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工程全壽命期的集成應用,強化設計、生產、施工各環節數字化協同,推動工程建設全過程數字化成果交付和應用,利用數字管控技術將建設過程服務延伸到物業管理和監管。
(四)加速聚集離岸服務外包。重點發展面向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軟件研發、軟件工程等軟件外包服務;加快發展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旅游、智慧教育等智慧解決方案外包服務;積極發展整合營銷、精準營銷、互聯網廣告等互聯網營銷推廣外包服務;依托金融機構總部聯動發展數據處理、檔案管理、金融災備等金融后臺外包服務;適度發展知識產權、人力資源、語言服務、法律、會計、咨詢等專業外包服務,拓展專業服務國際市場。
(五)積極發展其他特色服務貿易。鼓勵數字娛樂、數字影視、數字出版、創意設計等新興數字文化貿易發展。培育發展社交電商、網絡直播、短視頻、在線教育、數字化平臺等新業態新模式,推動數字文化和跨境旅游、海外演藝、國際會展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交互式、體驗式的融合新業態。支持遠程診斷、遠程會診及護理、遠程醫療信息服務等數字醫療和中醫藥服務創新發展。
三、主要任務
(一)加快聚集服務貿易企業總部。支持疏解央企在新區設立跨境資金運營管理中心和跨境業務管理結算中心。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在新區設立本外幣離岸金融業務管理總部以及數據中心、清算中心、信用卡中心、研發中心等區域金融后臺總部。為服務貿易領域的跨國企業、上市企業、獨角獸企業的總部、財務結算中心、運營中心、研發及共享服務中心等在新區落地開設綠色通道,可按照“一事一議”原則對重大項目給予資金、土地、能源、人才等全方位保障和支持。(責任單位:新區改革發展局、雄安自貿委、投資促進服務中心;新區有關部門,三縣政府配合)
(二)打造服務貿易產業集群。建立服務貿易重點領域產業招商地圖,針對產業鏈條關鍵環節精準引進一批發展基礎好、資源整合能力強、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服務貿易領軍企業。建立服務貿易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獨角獸種子企業儲備庫,重點引進和培育一批服務模式和業態創新,具有爆發式增長潛力的創新型服務貿易企業。建立服務貿易領域孵化載體庫,鼓勵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企業加速器等孵化載體對服務貿易企業進行孵化。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入庫企業及孵化載體一定獎勵。(責任單位:新區改革發展局、雄安自貿委、投資促進服務中心;新區有關部門,三縣政府配合)
(三)培育服務貿易示范園區和特色基地。開展服務貿易示范園區和特色基地創建行動,鼓勵三縣及各功能區塊依托產業優勢培育和建設一批具有區域特色、錯位發展的服務貿易示范園區和特色基地。制定服務貿易示范園區和特色基地創建指南,建立服務貿易示范園區和特色基地認定、評估和考核體系,加強對園區和基地的規范化建設和管理。通過政府出資、引入社會資本等多種方式,加大對園區和基地建設、運營以及招引服務貿易重點領域項目的扶持力度。支持龍頭企業及專業機構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參與園區、基地的建設與運營,創新園區、基地建設運營合作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園區或基地積極申建國家級、省級特色服務貿易示范基地。(責任單位:雄安自貿委,三縣政府;新區改革發展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有關部門配合)
(四)培育發展服務貿易公共服務平臺。統籌各類資金,支持社會主體建設和運營各類服務貿易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技術支撐、信息交流、教育培訓、展示交易等公共服務。整合政府及第三方專業機構資源,豐富公共服務平臺功能,為服務貿易企業提供交易促進、數字化升級、金融保險、檢驗檢測、信用認證、專業翻譯、法律咨詢、專利及知識產權、人才培訓等多元化公共服務。建立公共服務平臺動態考核評估機制,加強平臺的規范化建設和運營管理。(責任單位:雄安自貿委、新區改革發展局;新區有關部門,三縣政府配合)
(五)推進跨境貿易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搭建高效便捷的國際互聯網數據通道,支持電信、移動、聯通三家基礎電信企業依托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產業園、互聯網產業園等重點產業園區,部署國際互聯網通信服務設備,建設運營國際互聯網數據通道,為園區及企業提供國內外互聯互通、數據高效傳輸的國際互聯網環境。支持園區及企業通過國際互聯網數據通道高效訪問海外網絡資源、進行國際通信、開展跨境業務經營,提升企業在國際金融服務、國際文化交流、國際總部辦公等方面的通信能力。加強對國際互聯網通道的服務管理,做好運行質量檢測分析,保障專用通道網絡和數據安全。嚴格落實國家數據安全法規政策要求,在國家數據跨境流動監管體系下,結合新區服務貿易發展需要,在特色領域積極探索安全規范的數據跨境流動方式,探索開展跨境數據分類分級管理工作。(責任單位:新區改革發展局、宣傳網信局;新區有關部門配合)
(六)建立健全服務貿易統計體系。結合雄安新區服務貿易產業發展特點,編制服務貿易統計指南,重點開展數字貿易領域統計研究工作。依托新區外貿綜合服務平臺,搭建服務貿易統計監測平臺,建立服務貿易重點企業聯系庫,開展重點企業直報,強化統計分析,為服務貿易發展戰略決策提供數據支撐。(責任單位:雄安自貿委;新區改革發展局、公共服務局、人行雄安營管部、外匯管理局雄安分局等新區有關部門配合)
(七)深化服務貿易領域擴大開放。落實國家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逐步放寬和取消與跨境交付、境外消費和自然人移動等模式相關的限制性措施。對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等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在數據流動、知識產權保護、爭端解決機制、新型數字貿易規則等重點領域開展研究,提升服務貿易領域制度型開放水平。(責任單位:雄安自貿委、新區改革發展局;新區有關部門配合)
(八)提高服務貿易便利化水平。積極推動服務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簡化單證審核程序,提升企業跨境結算效率。對跨境電商、國際會展、科研設備和生物材料等與服務貿易相關的物品實施更加便利的通關措施。依托綜合保稅區等特殊監管區域創新檢測維修、融資租賃等新業態的海關監管模式。(責任單位:外匯管理局雄安分局、雄安海關;新區改革發展局、公共服務局、綜合執法局、雄安自貿委配合)
(九)加強金融保險支持。引導和支持金融機構創新適合服務貿易企業發展特點的金融保險產品和服務,拓寬輕資產的服務貿易企業貸款抵質押物范圍,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無擔保信用融資、保單融資、應收賬款質押融資、供應鏈融資等多元化融資服務。加強與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合作,推動設立雄安新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鼓勵龍頭企業建立服務貿易細分領域發展專項基金。深化“政銀保”合作,鼓勵企業購買服務出口信用保險,為符合條件的服務出口項目給予保費支持。(責任單位:新區改革發展局、雄安自貿委、人行雄安營管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加快服務貿易標準制定與推廣。鼓勵服務貿易企業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并給予國際資質認證獎勵。支持在數據安全和交易、綠色低碳貿易、金融服務、信息服務等領域開展團體、行業和地方標準的研究制訂,積極推薦申報為國家標準。依托雄安新區大數據交易中心、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以及各類服務貿易專業化公共服務平臺等載體,研究制定交易結算、技術支持、認證認可等方面的標準,探索具有雄安特色的服務貿易標準體系。(責任單位:新區改革發展局、雄安自貿委;新區有關部門配合)
(十一)加強服務貿易交流合作。積極策劃主辦雄安新區數字貿易交易峰會。成立雄安新區數字貿易協會,整合行業產業資源,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吸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經濟、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相關國際知名論壇和組織在雄安設立中國代表處。整合全球數字貿易相關研究咨詢機構、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和平臺等資源,探索組建全球數字貿易合作發展聯盟,促進數字服務領域的國際貿易合作與投資往來。(責任單位:新區公共服務局、雄安自貿委;新區有關部門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新區服務貿易管理機制,成立由新區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建立服務貿易跨部門統籌協調決策機制,協調解決行業痛點堵點問題,形成工作合力。對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工作進行考核管理,壓實各方責任,有效推動服務貿易領域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落實。(責任單位:新區各有關部門,三縣政府)
(二)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充分發揮中央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以及省級、新區級各領域相關政策資金引導作用,鼓勵新興服務出口和重點服務進口,支持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落實對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鼓勵服務貿易企業在新區外貿綜合服務平臺進行備案登記,開展服務出口退稅申報,進一步壓縮辦理退稅申報時限。(責任單位:新區改革發展局、雄安自貿委、稅務局、外匯管理局雄安分局、雄安海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人才引進與培養。將服務貿易領域緊缺人才優先納入新區人才保障體系。推動構建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高校、中介機構和企業緊密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支持疏解高校積極開展服務貿易相關專業和學科建設,建設服務貿易人才實訓基地。對外籍高層次人才實施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和停居留政策,探索實施更加便利的境外專業人才來雄執業政策,建設國際化人才集聚高地。(責任單位:新區黨群工作部、公共服務局、雄安自貿委、公安局等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法治保障。推動建立新區司法服務保障體系,切實發揮司法在糾紛解決與服務貿易行為引導方面的積極作用。在自貿試驗區內推動設立法治服務集聚中心,匯聚審判機構、仲裁機構、公共服務、律師服務、法治研究等多方力量,為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提供全方位法治保障。設立自貿區法庭與自貿區知識產權巡回審判站等專門審判機構,為服務貿易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便捷、高效、專業化的司法服務。(責任單位:雄安中院、黨群工作部、綜合執法局、雄安自貿委等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