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法院輕微案件庭審可“足不出戶”
全業務網上辦理 全流程依法公開 全方位智能服務
我省法院輕微案件庭審可“足不出戶”
“全業務網上辦理、全流程依法公開、全方位智能服務基本實現,網絡化、陽光化、智能化的智慧法院初步形成。”4月27日,記者從全國法院第五次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獲悉,我省法院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推動信息技術與審判業務良性互動,信息化與審判實踐深度融合,智慧法院建設成效顯著。
據省法院有關負責人介紹,審判業務智能化是智慧法院建設的重要內容。我省加快構建覆蓋案件辦理全流程的網上審判體系,以電子卷宗同步生成為抓手,以智審系統深度應用為方向,自主研發自動排序軟件,實現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規范上傳,使法官案頭工作量減少三分之一,書記員工作量減少80%。同時,依托遠程庭審資源管理平臺,公訴人、法官、被告人三方均“足不出戶”,分別通過檢察院、法院、看守所三個視頻終端參加庭審。2017年,全省法院以遠程庭審方式審理輕微刑事案件371件,平均庭審時長縮短為20分鐘。
推進智慧法院建設,其出發點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我省法院著力構建“互聯網+”訴訟服務體系,大力推進網上立案、網上訴訟和網上接訪,使司法為民各項工作上下聯動、內外貫通、線上線下同步開展。2017年全省法院共網上立案83632件,其中網上繳費6984件。
鄉鎮法庭是法院組織體系中的最基層單位。全省法院在完成網上法庭全覆蓋的基礎上,依托“訴非銜接”和“一鄉一庭”系統,與相關部門搭建起網上訴調對接管理平臺,群眾可隨時隨地申請網上調解、法律咨詢等服務。同時,對訴前調解進行流程化管理,加大訴前調解結案的考核權重。2014年以來,全省法院共訴前調解和指導調解糾紛37萬余件,司法確認1.04萬件。
今年是“基本解決執行難”的決戰之年。為如期完成任務,我省法院充分利用執行信息化系統,逐案與申請執行人見面,根據執行案件不同情形建檔立卡、登記造冊,以“七個一批”推動梯次精準解決執行難。同時,加強對全省法院執行工作的動態實時監控,特別是對執行案件流程節點自動進行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堅決查處不作為、亂作為等不規范行為。
此外,我省法院還建立覆蓋廣泛的信息化監督管理體系,通過加強庭審行為監督、加強審判流程監督等方式,對執法辦案進行全方位監督。同時,加強社會公眾監督,打造覆蓋微博微信、外網網站、新聞媒體的立體化公開平臺。截至2017年底,全省法院共公開裁判文書186.65萬份,公開流程信息及執行信息334.30萬件。(記者王敬照、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