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
《關于加強全省國際友城交往工作的指導意見》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12月10日
關于加強全省國際友城交往工作的指導意見
國際友好城市是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是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橋梁和途徑。為進一步提升我省國際友城交往質量和水平,提出本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九屆五次、六次全會部署,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開展國際友城合作,加強國際友城政府間交往,擴大經貿和人文合作領域,活躍民間交往,筑牢民意基礎,充分發揮國際友城重要平臺和渠道作用,為擴大對外開放,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和對外工作戰略部署作出更大貢獻,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提供強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配合國家總體外交和對外工作部署,緊緊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2022年冬奧會籌辦及我省對外開放總體安排,大力開拓國際友城交往新渠道,搭建多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平臺。
堅持需求導向、合作共贏。緊貼各地工作實際,立足現有基礎,瞄準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特別是服務于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企業“走出去”戰略,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加強國際友城交流合作,切實提高國際友城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
堅持政府引導、多方參與。充分發揮政府宏觀管理、政策指導、公共服務和環境營造等作用,鼓勵支持各有關部門及單位、各類企業和社會團體采取多種方式、利用多種渠道參與國際友城工作,推動經貿、人文、民間各領域對外交流合作,形成整體工作合力。
堅持分類指導、一城一策。認真分析每對國際友城交流合作現狀,根據交往活躍度和合作基礎,分類提出交往方向和目標,有效整合資源,制定差別化推進措施,完善交流機制,拓寬交往領域,推動全省國際友城高質量發展。
(三)主要目標。
全力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大局。按照黨中央對地方外事工作總體部署,統籌整合全省國際友城資源和力量,積極與各國際友城開展交流合作,以全面深化與美國艾奧瓦州、日本長野縣的國際友城關系為重點,結合我省產業轉型升級需求和產業特色,加強與中東歐國家國際友城合作,全力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俄羅斯地方國際友城交往,積極利用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地方合作理事會機制,進一步深化經貿、科技等領域交流,為地方合作不斷注入新動力,緊密服務國家總體外交戰略和外交活動。
加快搭建對外交流合作平臺。充分發揮國際友城資源,不斷拓展經貿、科技、教育、文化等重點交流領域,搭建更多高水平、多領域交流合作平臺,切實提升國際友城在我省對外開放工作中的貢獻率。
推動國際友城高質量發展。分類指導各類友城建設,繼續鞏固和擴展交往活躍的國際友城合作領域,優化調整交往較好的國際友城合作重點,找準交往一般的國際友城合作突破點,調優一批、調強一批、激活一批,不斷拓寬合作領域、豐富合作內容、擴大合作成果,全面提升我省國際友城發展質量。
城市國際化水平顯著提高。加強與發達國家國際友城間的交流合作,借鑒城市建設管理的先進經驗和理念,全面推進我省城市國際化建設,提升城市功能、經濟發展、貿易便利、服務設施、服務水準和交往平臺國際化水平。
二、重點任務
(一)服務國家總體外交,為國家外交大局作出新貢獻。落實國家“點對點”工作部署,服務國家對美對日工作部署。充分發揮美國友城的作用,特別是深入落實我省出臺的加強與美國艾奧瓦州交流合作的系列文件精神,以國際友城交流合作助力兩國關系改善。進一步推動我省與日本友城的務實交流合作,以與長野縣交往為重點,推動雙方交流合作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邁進,助推中日關系健康發展。
(二)以友城交流為載體,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友城交流合作,主動服務我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與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國際友城,重點圍繞高端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健康、大數據與物聯網、智能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現代農業和工業設計、現代物流、會展旅游、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領域加強合作。深化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友城交流,重點推動鋼鐵、建材、新能源、機械設備、紡織服裝等優勢產業建設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借助中國—中東歐“16+1”合作機制,加強與中東歐國家國際友城合作,推動國際產能、基礎設施、合作園區、農業、旅游等領域的合作。
(三)圍繞重大國家戰略,推動國際友城交往向縱深發展。積極開展冬奧國際交流合作。以國際友城合作為依托,推介我省雄安新區。邀請國際友城知名企業參與雄安新區未來城市建設、產業發展、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工作,充分發揮國外企業在先進技術、高效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優勢,積極為雄安新區發展提供支持。以舉辦中日韓冬奧籌辦高端論壇為抓手,積極配合我省冬奧會籌備工作。全面落實“四個辦奧”理念,以冰雪產業發展為引領,在冰雪運動、冰雪旅游、冰雪裝備制造、冰雪人才培訓等領域,與舉辦過冬奧會和冰雪產業發達的國際友城開展務實合作,助力打造我省高水平冰雪運動裝備產業基地、國際冰雪旅游休閑度假目的地。
(四)借助國際友城資源,助推我省產業轉型升級。加強與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合作,推動招商引資,在電子信息、可再生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城市、生物醫藥、現代物流等領域,引進國際前沿技術,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助力新興產業發展。充分發揮中美友誼示范農場的積極效應,對我省現代農業發展起到示范作用,進一步提升我省農業生產、管理、技術和服務水平。
(五)拓寬人文交流領域,提升我省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以友城交流為平臺,以人文交流為紐帶,促進民心相通,增進了解,擴大在教育、旅游、文化、體育和青少年交往等領域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充分利用“國家文化年(節)”“歡樂春節”等國家對外文化交流平臺,精心組織我省文化品牌活動,主動展示河北形象,宣介河北發展機遇,講好河北故事,傳播河北文化,擴大我省對外影響力。
(六)借鑒國際友城經驗,推進我省城市國際化建設。鼓勵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進一步加強與發達國家國際友城間在城市建設方面的務實交流合作,結合各自發展定位,學習借鑒城市管理先進經驗,加快完善與國際化城市相匹配的產業、服務、創新、集散等功能,提高城市規劃建設和服務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我省城市對國際要素資源的吸引力和承載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務實推動國際友城交往。各地要高度重視國際友城工作,將其列入黨委外事工作委員會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對外開放工作總體布局,列入省、市、縣政府負責同志年度出訪計劃內容。各市政府和省直涉外部門負責同志出訪,要把推動國際友城工作作為重要出訪任務。各地要切實加強對國際友城工作的領導,因地制宜開展工作,及時研究解決開展友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實施細則,推動相關政策措施和工作任務的落實。
(二)建立完善機制,統籌全省國際友城工作。成立由省外辦、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衛生健康委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全省國際友城工作聯席會議機制,辦公室設在省外辦,具體負責全省國際友城工作的規劃、管理、協調及推動等工作,統籌全省力量,以國際友城為抓手,助力推動全省對外開放。建立與駐外使領館和國際友城地方政府的溝通機制,及時了解國外市場需求,打造信息交流和服務平臺,推動我省企業與國外企業的交流合作。
(三)制定“一城一策”,提升國際友城交往質量。各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深入研究國際友城工作,加強頂層設計。根據交往頻度、廣度及質量對現有國際友城進行分類,系統研究,明確定位。在深入分析雙方產業特點、優勢及互補性、與外方溝通的基礎上,具體確定雙方重點交往領域,明確工作目標和措施,對國際友城實行“一城一策”,精心謀劃,精準發力,提高我省國際友城交往質量和水平。
(四)創新工作方法,搭建新的交往平臺。主動對接全國對外友協,充分利用中國國際友城大會、中美友城大會、中日省長知事論壇、中韓省長知事會議等雙多邊交流機制,為我省搭建國際友城交流合作新平臺,并積極爭取主辦或承辦相關活動。借鑒廣東省和天津市的成功經驗,邀請我省國際友城代表來訪,舉辦“河北國際友城聯絡人交流會”。適時召開河北省國際友城懇談會,邀請我省(包括市、縣)國際友城代表團來訪,開拓務實合作新領域,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五)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干部工作能力。各市政府要加強國際友城工作隊伍建設,健全工作機構,安排專人負責。加大外語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提升工作人員的外語能力和綜合素質,不斷滿足國際友城工作發展需要。在外交部選拔干部駐外和選派干部參加國外培訓、與國際友城互派研修生和國際交流員等方面,優先考慮選拔負責國際友城工作的人員,以便其在外期間推動國際友城交流合作。
(六)優化工作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對國際友城合作提供多方面支持,對訪問國際友城團組實行不計批次管理,鼓勵我省團組出席在國際友城舉辦的國際會議,開展經貿洽談、科技展覽、人才招聘等活動。對在國際友城交往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團體,由省外辦設立專項榮譽獎予以表揚,進一步發揮好示范宣傳作用。
(七)提高全民參與度,形成國際友城工作合力。在開展國際友城交往過程中,要注重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加大國際友城工作宣傳力度,將國際友城工作與經貿洽談、專題論壇、文藝演出、大型展覽、旅游觀光等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提高民眾對國際友城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為我省國際友城交往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