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軌(160-200km/h)技術規范》編制啟動會暨都市圈軌道快線研討會會議現場。
5月17日,由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和中國雄安集團主辦,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承辦的《都市快軌(160-200km/h)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技術規范》)編制啟動會暨都市圈軌道快線研討會在雄安新區隆重舉行。本次會議旨在啟動我國市域快軌160-200km/h的軌道交通系統系列技術標準制定工作,填補該領域空白,發揮標準引領作用,為雄安至北京大興機場快線(R1線)等最高運行速度200km/h的都市圈軌道快線交通規劃建設工作提供基礎支撐。
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雄安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田金昌發表致辭。
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雄安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田金昌向參會專家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強調,雄安發展,軌道先行,R1線是全國首批最高運行時速擬達到200km/h的城市快軌,但國內尚無相應的技術指導規范,從行業層面制定標準勢在必行。《技術規范》的編制對推進R1線高質量建設運營,加快推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意義重大。希望各參編單位在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的帶領和指導下,堅持創新引領,堅持兼容并蓄,堅持系統集成,高標準高質量編制好《技術規范》,為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將R1線打造成疏解的生命線、城市的動脈線、建設的創新線、軌道的示范線、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上的風景線貢獻卓越智慧與專業力量。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宋敏華發表致辭。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宋敏華發表致辭。他指出,雄安新區是國家級新區,是我國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能夠參與雄安建設是軌道交通人的使命和責任。各參編單位要立足于實際需求,立足于服務乘客,兼容并蓄、凝心聚力,研究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高水平技術標準,為滿足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都市圈軌道交通建設的迫切需要提供基礎支撐,攜手開啟都市圈快軌交通標準編制新征程。
雄安新區管委會主任特別顧問趙鵬林作《關于都市圈快速軌道交通發展的思考》主旨報告。
會上,雄安新區管委會主任特別顧問趙鵬林作了《關于都市圈快速軌道交通發展的思考》主旨報告。他強調,城市群、都市圈是“十四五”期間構建我國城市新發展格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主戰場,亟待引入都市圈快速軌道交通,并采取協同建造、協同運營、協同運作等措施,滿足都市圈內各城市間融合發展的需求。針對都市圈協同發展任務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政府和市場應明確責任分工、建立長效協同發展機制,并基于經濟性和可實施性,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發展。
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總規劃師徐成永匯報《技術規范》標準編制工作情況。
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總規劃師徐成永匯報了《技術規范》標準編制工作情況。據介紹,該規范是由中國雄安集團、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專家和學術委員會等18家參編單位共同發起申報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團體標準,包含車輛與限界、線路與軌道、站城融合與可持續發展等18個章節。
《都市快軌(160-200km/h)技術規范》編制啟動會暨都市圈軌道快線研討會會議現場。
來自雄安集團、京投公司、北京城建院、廣州地鐵集團、重慶市鐵路集團、上海隧道院、深圳交研中心等單位的行業資深專家分別作了報告發言,對規范編制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分享了關于都市快軌發展方向、關鍵技術和實現路徑等方面的創新經驗。通過深入交流研討,主編和參編單位進一步統一了思想認識、明確了工作目標、落實了任務分工,為扎實推進《技術規范》編制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專家和學術委員會執行副主任仲建華主持會議。
參會領導和專家會后合照留影。
本次會議由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專家和學術委員會執行副主任仲建華主持。劉中林、安慶杰、劉毅等雄安新區和雄安集團領導,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來自全國各地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單位、設計院、研究院所和裝備制造單位的100余位嘉賓參加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