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雄安官網12月31日電(崔利杰、李雪嬌)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慶祝建黨100周年,熱情謳歌黨的光輝歷程和豐功偉績,進一步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引導廣大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2021年,雄安三縣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都有哪些亮點特色?一起來回顧!
雄縣:黨建陣地“靚”起來
今年以來,雄縣堅持黨建引領,建成了大型黨建主題公園、黨群服務中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黨建活動,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努力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讓黨建陣地“靚”起來。
昝東風采黨建主題公園。雄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昝東風采黨建主題公園是雄安新區第一個黨建主題公園,也開啟了雄縣“黨建+治理”的工作模式,全縣各村利用空地打造集紅色教育、休閑健身、陶冶情操為一體的黨建
主題公園。“村黨組織發揮黨建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引領全體村民提升身體素質和文明素質,進一步煥發了村民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涵養了和諧團結的村風民風,彰顯了獨特的黨建文化特色。”雄縣昝東村村委會工作人員說。
昝東風采黨建主題公園。雄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目前,雄縣“一村一游園”態勢已形成,雄縣大地在這一年間新建或翻修幾十個大小游園,為群眾的茶余飯后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以前大家沒事兒干,有時候只能聚在一起打牌。”昝東村村民說,“現在好了,晚上吃完飯我們都會去游園里散步、聊天,暖和的時候還會跳廣場舞,別提多好了。”
與此同時,雄縣為了使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各類惠民演出活動在社區、游園、農村也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我們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大力開展惠民演出等文化活動,以此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雄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張月中介紹,2021年雄縣共舉辦了101場惠民演出活動,雄縣曲藝家協會、雄縣河北梆子協會等百余個民間社團積極參與演出,為群眾們帶去了一場場精神文化盛宴。
非遺文化展演。雄縣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2021年10月17日-10月22日,“我的未來我的城”——雄安新區2021金秋市民藝術周活動在雄安三縣舉行。其中,雄縣在6個鄉鎮的6個新建游園內舉行了40余場演出。“大家在藝術周中既能享受精彩的演出,還能享受到游園建設給生活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改變。”張雙利說。
“我的未來我的城”——雄安新區2021金秋市民藝術周活動現場。雄縣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這一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黨史介紹、村情村況、模范典型等豐富翔實的黨建文化內容,伴著碧樹紅花的自然景色和一場場文化演出,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入腦入心,雄縣營造出“處處是課堂、時時受教育”的濃厚氛圍。
容城:黨建聯建“富”起來
“容城縣作為雄安新區黨工委所在地,擁有大量黨建聯建優質資源。”容城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劉振嶺說,如何將量的優勢轉化為質的提升?如何借力引智形成鄉村振興強大合力?這是容城縣抓黨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長遠大計。
容城縣第四期鄉鎮基層黨建工作述職擂臺賽現場。容城縣委組織部供圖
今年以來,容城縣與52家駐容企、事業單位已開展了政企聯建、村企聯建,組織各類活動30余場,累計提供群眾就業崗位5000余個,捐建援建基礎設施達1800余萬元,已率先形成了良好的聯建氛圍。為當好駐容企事業和兩新組織的“店小二”,容城縣梳理前期聯建內容,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為主線,通過黨建聯建載體,將駐區企業的先進理念、組織等優勢,與農村的自然、人文等資源優勢相結合,實現“同心共贏”。
容城縣容祥社區開展重陽節為老年人義診、義務理發活動。容城縣委組織部供圖
容城縣西野橋村綜合服務站可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容城縣組織部供圖
容城縣以高標準黨建聯建促高質量鄉村振興為目的,鼓勵駐容企業和基層黨組織競相聯建、共聯共贏,在黨建聯建中構建“大黨建”格局。南張鎮西野橋村與農業銀行打造“黨建+信用村”聯建模式,為207戶發放3958萬元惠農貸款,為建筑設備租賃產業提供資金支持,發展壯大產業經濟。城發集團聯合科技公司為八于鄉薛莊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成立永盛農業公司研發綠色太空蔬菜項目,打造“黨建+集體企業”聯建模式,盤活村集體資產,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模式上提供了成功的案例經驗。
安新:黨建工作“強”起來
2021年,安新縣堅持以黨建“四輪驅動”推動雄安新區高質量建設,大力實施縣城改造提升工程,人居環境提升、白洋淀綜合治理等重點工作高效完成,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
安新縣開展鄉鎮“點單”講師團“送課下鄉”。圖為安州鎮組織“安新業務骨干講師團”為村“兩委”干部集中授課。安新縣委組織部供圖
“我們分級打造新區級4個、縣級30個、鄉級100個示范點,規劃‘黨建紅’‘生態綠’‘志愿藍’三條示范線路,以點帶面活躍全局。目前,安新縣100萬元以上收入村31個,5萬元以下收入村全部清零。”安新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安新縣農村、社區積極探索互助養老新模式。圖為王家寨村創辦的淀中翡翠愛心互助會走進村民家包餃子。安新縣委組織部供圖
安新縣與入駐安新的參建企業和疏解單位開展“共建工程”,通過聯合開展主題黨日、黨建聯誼、結對辦實事等活動,組織駐地黨組織為企業發展提供服務。安新縣大北頭村新建規模較大的混凝土攪拌站,與承建單位中建四局開展村企聯建,僅用3天時間完成遷墳工作,保證了重點工程快速推進。安新縣小寨村為北京城建集團免費提供污水處理站建設用地、為施工人員免費提供住宿和水電供應;集團投資近400萬元為該村修建了柏油路、籃球場和生態公園,達到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助力鄉村振興的雙贏效果。
安新縣黨建活動現場。安新縣委組織部供圖
安新縣農村、社區積極探索互助養老新模式。圖為雁翎社區“時間銀行”志愿者光榮榜。安新縣委組織部供圖
“我們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精心打造與中心工作貼得緊、與業務工作融得深的機關黨建品牌,形成了‘車船路’服務站、電力雁翎隊等一批機關黨建品牌。”安新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建立黨課教員隊伍、實行校鄉結對等方式,打造統一授課平臺,傾力鍛造村干部、黨員、村民代表、白洋淀志愿者等隊伍。其中,白洋淀志愿者隊伍已有2.1萬余人,累計服務時長156.8萬小時,白洋淀志愿者“藍馬甲”成為安新新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