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為媒,綠色辦奧。
自北京2022年冬奧會籌辦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原則,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等重點項目建設,同步做好氫能全產業開發,將“綠色辦奧”的理念融入到冬奧場館、能源供給、交通出行等方方面面,以實現全部賽事場館100%綠色電能供應,賽時所有車輛采用氫燃料客車。
如今,北京冬奧會開幕在即,各項籌備工作都進入沖刺階段。屆時,綠色能源將以最可靠、經濟、高效的方式點亮冬奧之光,讓世界看到綠色低碳的美麗中國。
100%綠電供應 擦亮綠色冬奧底色
作為唯一的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張家口把為冬奧會書寫“綠色底色”作為自己的使命。
張家口地域遼闊,風能和太陽能資源豐富,被譽為“風的故鄉,光的海洋”,目前張家口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已達到2324萬千瓦,“風光”資源不僅幫助群眾實現“靠天吃飯”,也為“綠色辦奧”提供了保障。
為踐行“綠色辦奧”理念,讓冬奧場館用上綠色電力,我市加速推進智能化輸電通道工程建設,高標準高要求展開建設。張家口供電公司電力保障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加大優化張家口地區主網架升級,在崇禮區啟動了崇禮冬奧核心區10千伏配電網工程,敷設電纜線路125公里,新建10千伏開閉站13座,并于2020年11月底竣工投運,目前崇禮冬奧核心區已形成500千伏多路通道、220千伏雙環網、110千伏雙鏈式、10千伏雙環網+雙花瓣的高可靠供電體系,為國際先進水平。
“用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這句話生動詮釋了張北柔性直流輸電工程在“綠色辦奧”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該工程是世界上首個匯集和輸送大規模風電、光伏、儲能、抽蓄等多種形態能源的四端柔性直流電網,把張家口地區的清潔能源輸送到北京和張家口,為冬奧會提供充裕的綠色能源保障。
“2020年6月29日,全長666公里的張北柔性直流工程竣工投產。一年多來,張家口的清潔電力被源源不斷送往北京,所有冬奧場館將100%用上綠電。”國網冀北電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郭俊宏介紹,張北柔直工程每年向北京地區輸送140億千瓦時的清潔電力,節約標準煤約49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80萬噸,全面滿足了北京和張家口賽區冬奧場館用電需求。
綠電交易搭橋點亮綠色冬奧夢想
2021年12月29日,2021/2022冬季兩項國際訓練周在國家冬季兩項中心進行,現場97根燈桿沿賽道高高矗立,在夜空中將賽道點亮。據電力保障團隊工作人員介紹,這里的設施從建設到投運均全部采用綠電。
“張家口賽區冬奧場館建設投用全部使用綠電,要歸功于冬奧綠電交易機制的建立。”國網冀北電力交易中心副總經理邢勁告訴記者,為充分發揮張家口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資源富集優勢,省發改委出臺了《張家口零碳冬奧綠色電力交易實施辦法》,為綠電交易的規范有效推進奠定了政策基礎。依托電力交易平臺,建立了冬奧場館和相關附屬設施與風電、光伏發電企業市場化電力交易機制,實現冬奧場館和相關附屬設施用電采用綠電,讓綠色冬奧的夢想成真。
邢勁舉例說,如果張家口賽區一個冬奧場館要購買綠電,經政府準入審核后,先與冀北電力簽訂代理協議,冀北電力交易中心發布交易公告,冀北電力與準入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雙邊協商,通過交易平臺達成無約束交易結果,經相關調控中心安全校核后,最終在交易平臺發布交易結果。
冬奧綠電交易機制于2019年6月20日敲定,之后國網冀北電力組織開展張家口冬奧場館綠電交易。目前,張家口賽區累計交易綠電0.7162億千瓦時,張家口累計外送北京冬奧場館綠電1.4488億千瓦時。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奧會后,這些場館和配套服務設施也會一直使用綠電,有效助力節能減排。經過測算,到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結束時,北京冬奧會場館預計共消耗綠電約4億千瓦時,可減少標煤燃燒12.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
“氫”舞飛揚助力“零碳”冬奧
2021年12月10日,在位于云頂滑雪場腳下的停車場里,幾臺媒體接駁車已經準備就緒。從燃料加注口的標識上可以看到,它將由更加清潔的氫氣進行驅動。“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張家口賽區核心區冬奧保障車輛將全部采用氫燃料電池客車。”市公交集團副總經理霍俊青表示。
“氫能是一種來源豐富、綠色低碳的清潔能源。氫燃料車是給汽車加氫,通過氫氧離子的化學反應‘現場發電’。其燃料來源于氫、排放出水,綠色無污染。同時,還具有能量補給速度快、用時少的特點。”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冬奧會期間,張家口賽區將投入655輛氫燃料車,為賽事提供交通及物流保障服務。
在市區,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已覆蓋城區多條公交線路,累計運行里程超2100萬公里,完成載客量超6200萬人次。
據介紹,每輛氫燃料公交車運行一萬公里可以減排二氧化碳11.8噸左右。冬奧會測試賽期間,氫能大巴車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條件下平穩運行,其穩定性與安全性得到驗證。
不僅如此,作為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我市不斷加速建設氫能綜合利用產業體系,已初步形成制氫、加氫、儲氫、氫能產業裝備制造、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制造、氫能整車制造等全產業鏈,目前擁有2座制氫廠、8座加氫站,能夠滿足冬奧會氫燃料汽車的保障要求,“氫能張家口”已成為城市發展新名片。(記者王寧 通訊員楊坤、賈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