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供需兩端,全力推動科技成果在河北落地轉化。今年一季度,我省技術合同成交額156.63億元,同比增長43.22%,實現首季開門紅。
記者來到位于石家莊鐵道大學的河北省交通應急保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時,高級工程師王宇正帶領學生在對最新研發的流動式橋梁換架機進行疲勞試驗。
王宇告訴記者,不同于以往的設備,這臺“大國重器”不僅能夠將原本更換架梁的作業時長縮短75%,更重要的是依托其采用的眾多先進技術,流動式橋梁換架機具備了在極惡劣工況下作業的能力,讓更多不可能成為可能。
石家莊鐵道大學安全工程與應急管理學院高級工程師 王宇:我們的重要部件已經安排生產了,那么預計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有望投入工程應用。
王宇介紹,從開始研發到安排生產,中間只用了10個月的時間。
而這背后正是得益于科技成果賦權改革的推動。從破解此前高校科研人員“不愿轉、不敢轉、不能轉”問題著手,我省科技系統在全省選取十所高校進行了試點改革。
以石家莊鐵道大學為例,學校一方面將項目利潤的九成分給研發團隊,讓科研和管理人員“愿意轉”;一方面在職稱評審、崗位考核聘任等方面增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專屬目標,讓老師們“主動轉”;同時,學校還通過簡化審批流程、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組織服務保障體系等措施,讓團隊能夠“放心轉”。近一年來,改革帶來的變化顯而易見。
石家莊鐵道大學科技處處長 王書海:我們每年的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按照)往常年的數據分析,一季度通常是比較少的,但是今年我們也達到了2100萬,比去年也提高了30%多,目前我們在研的這種橫向課題還有1200多項。
推動創新成果加速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我省還在暢通科技成果供需兩端上頻出實招。幾天前,2023·京津冀科技成果路演推介對接會在石家莊舉行,十多家河北企業當場與項目團隊達成了合作意向。河北創新驅動發展的信號持續釋放,京津冀合作共贏的信心愈發堅定。
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運營中心總經理 高崎:接下來我們將聚焦重點產業、重點領域,繼續加大與河北高校、科研單位以及科技服務機構的協同配合,共同舉辦更多、更精準的對接活動,共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多管齊下,正在形成推動技術成果轉化落地的強大合力。今年一季度,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156.63億元,同比增長43.22%,實現首季開門紅。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經濟預測室主任 研究員 婁峰:從數據的增長來看,在河北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部署的推動下,河北的科技創新能力正在快速的提升,相應的科技研發成果轉化能力也在不斷的增強。更重要的是這些政策向社會釋放了更加積極的信號,通過環境的優化,將進一步激發企業的創新熱情,不斷推動河北的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